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金融机构伦理行为的实证诠释

论文关键词:金融机构授信人员伦理行为

论文摘要。金融机构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授信人员的决策与道德操守,将无可避免会影响到内部的成员与广大的社会大众。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透过金融机构授信人员对其业务执行的伦理判断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期望由研究中得知影响其伦理行为的意向因素,包括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等影响变项。其次,验证ajzen(1985,1991)所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亦适用于银行行员之伦理行为。此外,亦分析目前金融机构主管及基层授信人员对伦理规范的基本态度及认知,并提供相关的建议,以提供金融业者在面对伦理抉择时如何来反应及选择。

一、计划行为理论架构

理性行为理论假设下行为的发生,皆能够由个人的意志所控制;可是实际情况下,个人对行为意志控制往往受到许多其它的因素所干扰,而大大的降低了理性行为理论中对个人行为的解释力。因此,ajzen(1985,1991)将理性行为理论加以延伸,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期望能够对个人行为的预测及解释更具适当性。图1为ajzen所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的模式架构:

一般而言,个人对于某项行为的态度愈正向时,则个人的行为意向愈强;对于某项行为的主观规范愈正向时,同样个人的行为意向也会愈强;而当态度与主观规范愈正向且知觉行为控制愈强的话,则个人的行为意向也会愈强。反观理性行动理论的基本假设,ajzen主张将个人对行为的意志控制力视为一个连续体,一端是完全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另一端则是完全不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而人类大部分的行为落于此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azjen,1991)。因此,要预测不完全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有必要增加行为知觉控制这个变项。不过当个人对行为的控制愈接近最强的程度,或是控制问题并非个人所考量的因素时,则计划行为理论的预测效果与理性行为理论是相近的。

二、样本数据与模型建立

本研究架构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人口统计特征:包含金融机构之类别、性别、年资、年龄、职级及教育程度;2,模式架构的观察因素:共有16项观察因素〔见表1),经由相关银行主管进行专家问卷法得到。受测对象以授信人员为主,观察因素的衡量采用李克特五点量尺度衡量,依序为“非常不同意”代表1分、“不同意”代表2分、“普通”代表3分、“同意”代表4分、“非常同意”代表5分。


(未完,全文共3486字,当前显示9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