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小议金融债权动因与经济效应

一、中国金融债权大国的崛起历程与特点

这里通过分析1981-2009年的国际投资头寸来揭示中国金融债权大国的崛起历程与特点。①为便于行文,特做以下符号设定:对外资产-fa,对外负债-fl,对外直接投资-odi,外国来华直接投资-fdi,对外金融资产-ffa,对外金融负债-ffl。于是有:国际投资净头寸noi=fa-fl,国际直接投资净头寸nodi=odi-fdi,国际金融投资净头寸nofi=ffa-ffl=noi-nodi。分析显示,我国债权债务地位演进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于1995年首先在金融投资方面实现了债权债务转变。将国际投资分解为直接和金融两部分来看,我国两种净头寸总体上呈反向对称变化态势。如图1所示,nofi在1995年前呈负值减少趋势年对外金融净负债年均降幅年由负转正年对外金融净资产年均增幅57·46%。而nodi则一直呈现负值增大趋势,1982-2009年年均负增长27·2%。

第二,于2000年实现了总体债权债务转变。如图1所示,noi于2000年由负转正,之后以年均65·55%的速度快速增长。按照imf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外净资产的统计和排名,我国于2006年成为世界第三大债权国,2008年超过德国,位居第二。从图1中三线对比来看,nofi与noi走势基本一致,但快于noi,nodi与noi则完全相反。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债权债务地位快速转变时期,推动力主要来自金融资本流动,其净流出抵消和超出了直接投资净流入,从而使我国拥居金融债权国和直接投资债务国双重身份。

第三,集官方债权国和私人债务国于一身。如果将noi扣除储备资产视为私人对外净头寸,可以看出(见图2),1982-2009年我国这一指标总体上一直呈负值增大态势,净负债年均增长9·78%;储备资产则持续快速正增长(1985、1986、1989及1992四年微幅下降),年均增幅高达32·37%。这意味着,推动我国债权债务身份转变的动力主要来自官方,从性质上看,我国目前只是一个官方债权大国,私人投资方面始终处于债务国地位。

第四,金融和官方债权国的形成动力主要来自以储备资产为主的对外金融资产快速增长。图3显示,虽然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总体上都呈上升态势,但前者增速明显快于后者,1982-2009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48%和6·99%。这意味着促成金融债权国地位的主动力来自对外金融资产快速增长。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储备资产占对外金融资产的比率呈不断上升态势,1981年只有13·71%,2009年上升到75到88%。这说明储备资产是推动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快速增长、从而成为金融和官方债权国的根本动力。

我国国际投资头寸演变特点集中于对外金融资产、特别是储备资产的快速增长,那么,推动其增长的力量来自何方。带来了何种效应。应采取何种对策。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二、中国金融债权大国崛起动因分析

(一)理论推断

基于理论和逻辑推演,对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作以下判断(“+”、“-”分别表示其对对外金融资产的正向或负向影响):


(未完,全文共6222字,当前显示12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