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血站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之浅见

摘要。文章从加强血站内部控制管理,提升血站公共形象;降低血液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等方面论述了加强血站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血站内部控制体系存在问题,阐述如何加强血站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血站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和监督考核,切实起到制约权力滥用、预防腐败的作用。

关键词:血站内控体系建设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自2014年1月1日起在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开启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新纪元。此后,财政部于2015年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出台《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2017年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健全的内部控制规范能够转变采供血机构(以下简称血站)管理者的思想意识,推动血站由“松散式、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转变,为采供血机构高效、廉洁的发展奠定基础。提高血站公共服务形象,建立健全高效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十分必要且重要。建设实施好《内部控制规范》对于提高血站管理水平,提升血站公共服务质量效率、规范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血站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是降低血站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基础。血站属于公益事业单位,主要业务包括血液采集、检测、分离、储存和运输。由于无偿献血,有偿使用的独特模式,血液成本的形成和价格的确认一直广受社会关注。血站在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上具有特殊性,其既具备公益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又具有企业单位的生产属性。血站采集的血液需经过检验、分离、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多个生产环节,方能加工成可供临床使用的成分血,在每一生产环节会产生不同的生产成本。高效的质量体系、业务体系、健全的内部控制及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的业务流程管控,有助于提升风险控制水平,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血液成本提供切实保障。

(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的基础。会计信息的完整有效能真实反映资金使用情况及血液加工的成本。而加强内部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有效途径。内部控制管理是通过建立制约机制、明确经济活动流程、规范内部资金使用,为成本的控制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保障。除此之外,由于会计信息是对一段时间内经济成果的直接反映,通过向社会公众公开会计信息,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血液成本的构成及资金使用效率。因此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直接关系到血站的公信度,加强内部控制能够提高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血站的综合管理水平的保障。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单位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合同管理等重点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规范。有效地梳理和整合单位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流程,为采供血业务的运行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与质量业务管理制度相融合,起到监督制衡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


(未完,全文共5232字,当前显示13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