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校生法制教育规范新途径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对将置身于法治社会的任何人来讲,都无法摆脱法律的规制而存在。但是,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比较淡薄有直接关系,由于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主要来源,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建设共产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专门人才和重要力量,因此,高等学校法制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堪忧

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让我们对高校法制教育隐痛深醒;同年七月,成都某大学十余名学生将小偷殴打致死案件;2006年发生的刘海洋硫酸泼熊案件等。此类案件年年都有发生。另据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调查,2001年该区在校大学生的犯罪率比上年上升300%,2002年比2001年上升120%,并得出结论,大学生犯罪大多是因为不懂法。[1]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违法犯罪人员占高校总人数的1.26%,而且犯罪类型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2004)———教育发展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谈到我国大学生“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2500万左右”,大学生的“群体文化素质较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专门人才和中坚力量。”也正因为此,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更显迫切。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

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不高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固有弊端,以及部分学校疏于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校园暴力现象严重,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并且,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又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水平下降。同时,就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阶段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所有高校,非法律专业均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进行“法制教育”,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授业者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只能罗列知识点;学习者死记硬背,疲于应付过关考试,这进一步限制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2.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未完,全文共2581字,当前显示8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