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对策

1现代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西方世界现代化特征的显现,随着近代西方的军事进入,随着工业革命及经济全球化,逐渐的在中国出现了历史重演。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中国也在逐渐显现,如迷醉于科技的力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精神家园的迷失,自我认同危机,异化等等。在中国,从“体用之争”到“洋务运动”,再到“五四运动”,中国的民族主义在国外先进科技的包围中不断膨胀,中华民族看到了坚船利炮的能量,看到了工业革命给西方国家带来的巨大效益,因此,我们对器物的崇拜、对科技理性、物质及金钱的崇拜已经不可避免。正是在这种现代化压力下,中国高等教育承载着振奋民族、富强国家的历史重任,传统文化的传承被终止,政府办学更加注重技能教育,追逐科技理性和社会效益被看做政府办学的最大目的,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的包装下,这一切显得那么顺其自然,显得那么合理。今天,中华民族虽然已重获新生,但我们对器物的崇拜似乎已经成为惯性传统,现代化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还在继续,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我们不能不去面对。

1.1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错位

高等教育的任务应该是科研活动、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然而,受现代化科技理性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过度强调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而忽略了高等教育的其他任务。高校盲目适应市场形势,过度迎合社会和学生需求,造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从而忽视了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很多高校出于功利角度考虑,在学科建设中,往往重理科轻文科,重应用性学科轻人文社会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管理学科及应用学科等具有实效性的学科在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文史哲学科却相应被边缘化。我们不否认,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工程类、经济信息类、管理类等学科毕业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生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如果高校对人才培养片面的理解为技能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将会走向技能主义。正如前文所说,大学的使命不仅要服务社会,还有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没有科学研究,创新性的知识也就不复存在,科技的服务社会功能也不能共生;人才培养是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的科学和技术人才,同时他们在走出校门时应该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1.2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化”特征被“工具化”特点遮蔽


(未完,全文共3974字,当前显示9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