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探究目前学校特色营建实践形势特点

[摘要]办学特色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归纳和总结目前学校特色发展的大量实践案例,可供学校选择的特色营建模式主要有:从创造主体来看,可以采取个体创造与集体创造两种模式;从范围和对象来看,可以采取从局部突破到整体优化两种模式;从实践方式来看,可以采取传统优势提升式、弊端问题解决式、机遇顺势利用式、空白不足弥补式、困境低谷脱身式、理想信念实施式六种模式。

[关键词]学校发展;学校管理;办学特色

走进今日之中国学校,一方面是学校缺乏特色成为我国学校最显著的特色;另一方面,出于对这种现状和学生发展问题的深刻反思,我国学校又在大规模地谋求各自的特色发展。从缺乏特色到重新营建特色的转换过程中,我们需要追问:可供我国学校选择的特色营建实践模式究竟有哪些。

一、学校特色营建的主体:从个体创造到集体创造

学校特色是学校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在较长期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区别于同类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而且相对稳定的办学气质和办学风格。Ⅲ从学校特色的创造主体来看,学校特色营建可分为个体创造模式与集体创造模式。个体创造模式的发动者和实施者是个人。这种模式包括三种类型:校长独到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教师的课程创生与教学特色;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发展。个体创造模式是学校特色营建实践中比较普遍和广泛的一种模式。相对而言,集体创造模式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多个人、多个部门、多个单位。这种模式强调两点:一是分工与协调,各个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实行分工,既要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又要注意各自之间的协调;二是竞争与合作,既要鼓励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又要鼓励竞争,激发出各自的能量和积极性。

在现实的学校特色营建实践中,并不存在单纯的个体创造模式和集体创造模式,更多的是以某一个体的特色和创造为基础,进而将这种特色和创造加以进一步的扩展和提升,最终采取集体创造的实践模式。青岛市实验小学的“情趣教育”就是一例。20世纪90年代,青岛市实验小学杨屹校长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并形成了“情趣教学”法,其主要思想理念后来被拓展到学校的课程、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学校逐步探索、完善和凝练出“教育与情趣同在,成长与快乐同行”的办学理念和“以情激趣,以趣陶情,以情润德,以趣导学,情趣交融”的指导思想,并最终形成了体现该校特色的“情趣教育”模式。

二、学校特色营建的范围与对象:从局部突破到整体优化

按照学校特色营建的范围与对象,学校特色营建又可分为局部突破模式与整体优化模式。

局部突破模式,指学校在办学工作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而获得的学校特色。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可以选择能够优化学校教育功能的某一个方面工作,制订学校特色营建方案,通过优越性与可行性的论证,付诸实践,也可以考虑到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同时进行创新,制订出一个协调配套创新的学校特色营建方案,经过论证之后,再付诸实践。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十一学校在全国率先实行“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改革;太原市第十中学基于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培养,从1983年就开始提出和实践“五让教学法”;等等,都是局部突破模式的典型代表。


(未完,全文共4875字,当前显示131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