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自主招生工作的教育政策分析

[摘要]自主招生是高校招生多元化、对高考统招进行补充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也是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和高校招生政策改革的必经之路。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为例,采用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法,通过目标、对象、手段等三要素分析,论证自主招生政策的优势及未来的改进之处,以期对今后的自主招生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教育政策;自主招生;内容分析

学界对于教育政策的定义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教育政策大致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政策的活动主体是享有公共权威的政党、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主体;教育政策是具有政治性的;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政府的权威性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教育利益,它具有“价值负载”的特质;教育政策是在价值统率下的“文本”和“过程”的统一,即静态的内容与动态的过程的结合。自主招生制度是教育部为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选拔、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促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09年开始开展自主招生工作,七年来在选拔标准、考核方式以及招生录取政策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本文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为政策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教育政策分析,包含三个维度:价值分析、内容分析和过程分析。价值分析体现教育政策的政治性,包括教育政策本身的价值取向和以价值分析为研究工具;内容分析体现了教育政策的目的性追求和“实质理性”,属于静态性质的教育政策研究;过程分析体现了教育政策的“程序理性”,表现在政策活动全程的程序和规范。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方法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主招生政策进行分析,解析“政策通过什么实现什么”这一实质性问题,以保证政策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一、自主招生政策目标的确定

自主招生制度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考“一考定终生”和机械的“惟分数论”,解决这两个问题是对高考招生方式的一个多元化的有力补充,一方面给高校招生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其选拔更多适合自己人才培养目标的优质生源;另一方面,自主招生给了有创新潜质和有学科特长的学生上更好的大学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学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自主招生制度作为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其价值判断也离不开这两个标准:是否尽可能地做到机会公平和政策内容及过程与目标紧密契合,即是否有利于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

二、自主招生受众群和择优原则界定


(未完,全文共3434字,当前显示9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