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职信息化课程改革策略与实践

摘要。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部分课程逐步开始探索信息化教学,但离高职院校全面实现信息化教学相去甚远。本文对信息化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对高职信息化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教学效果

一、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

1.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是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浓、基础知识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喜欢动手操作、厌烦理论知识学习、缺乏自信等问题,对传统的授课方式兴趣不高,课中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愿意拓展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不高。但高职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喜欢动手,敢于探索,善于讨论交流,因此,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将过程学习纳入考核中,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2.职业院校硬件条件不能满足信息化课程实施需求。实施信息化教学,需要有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作支撑,有视频协作学习工具,要求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现网络全覆盖。现在高职院校内基本能实现wifi或宽带的全覆盖,学生基本都有智能手机,学校的计算机中心也能弥补部分家庭贫困学生缺乏协作学习工具的不足。当前实施课程信息化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校园的网络信号强度不一,信号弱就不能确保信息化资源流畅的播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教师不适应信息化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够,在资源收集、加工编制、技术处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且开展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加之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当前高职院校未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教师教学效果对职称晋升帮助不大,不如投入精力开展项目研究,多出文章。所以,存在学校大力推行信息化教学,但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仍然以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4.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投入经费不足。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经费。有些资源收集过程中,学校提供的设备达不到要求,制作的资源质量不高,需要请专业公司制作,但目前专业公司制作教学资源成本很高,部分高职院校也仅能对专业核心课程或课程的部分重难点进行改革,信息化课程教学无法全面铺开,整体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综上所述,要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第41期oct.2018no.41平,首先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职业院校做好信息化课程改革规划,制定与教师职称晋升或绩效考评相关的制度,引导并鼓励教师开发立体化教材,建立数字化、碎片化资源;二是多开设信息化技术相关的选修课,多渠道提高学生的通用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宽带、泛在、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推广应用多媒体教室、数字化实验室、远程协作教室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促进常规装备和信息化装备协同融合;四是普及师生个人学习终端,创新数字化的专业学习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知识建构工具,引导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进校园、进课堂;五是争取相关项目经费,减缓经济压力,为开展信息化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二、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


(未完,全文共4555字,当前显示144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