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音乐教育与人的德性教化探讨

摘要。德性,即道德品性。德性是向善的人性,是人性的核心表现。德性作为个体的内在品质是可教的,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心觉”的艺术,音乐与心灵的直接相通性为音乐教育德性教化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情的触动、美的感化、善的引导是音乐教育提升德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德性;教化;音乐

德性对个体的行为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良好德性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但德性的培养是一个缓慢且艰难的过程,关键是需要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音乐是心灵的艺术,音乐与心灵的相通性为音乐教育有效开展德性教化提供了可能。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探讨音乐教育的德性教化的有效性与实现路径,对学校教育在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完善人性品质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一、德性及其德性教化

德性,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人的道德品性,德性隶属于人性,是浮于人性表面的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和品性,是体现人性好的一方面的内容和本质。东西方对德性的理解有差异。中国德性的基本内涵是“德”,在我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对“德性”的理解寓于对“德”的理解中,作为道德品质的“德性”的词义是中性词,即德性非“美德”。德性有好坏之分,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德性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圣德、仁德、凡人之德,并将“仁”作为其德性思想的核心。在西方,德性内涵的核心是“善的理念”,德性是公认为好的、优良的或值得赞扬的品质,是一个整体性善的综合,如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等等。如果我们从伦理学的角度把人的品性划分为两种状态,即善的状态和恶的状态的话,德性就是品性的善的状态,也就是说,德性总是与善有关。德性作为个体品性总是呈现出稳定的心理意向或心理定势,不仅在行为方面,而且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活动中体现为稳定的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可以说,德性作为道德意义上的好品质是使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乃至人成为善的道德规定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种德性既使承载德性的实体本身达到优秀和卓越的状态,也使其功能达到完善。……人的德性也必定就是这样的品质了,通过它一个人变成优秀能干的人,又能把人的所固有的功能实现到完善。”[1]一个具有良好德性之人是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人,不会感到道德规范对自己的约束力。德性是不同于一般行为习惯的意向(心理定势)或性格特性,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智慧选择形成的[2],即德性是可教的。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教育思想,就很早揭示了德性教化的可能,因为知识的可教性蕴涵了德性的可教性。德性作为个体的内在品质是可教的,德性教化的目的是人在不断超越自身自然属性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内在的卓越或优秀的人性”。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体现在个体的身上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而德性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占据首要地位,正如我们经常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育。因为,德性是人类精神的灵魂,德性作为精神性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成长的“源泉”,也是生命力的“启动器”和自我规范的“自动器”。德性使人成其为人,德性的缺失是人性的最大缺失,没有德性的人性就会沦落为兽性,也决定其行为不能向“善”性发展,更奢谈成为贡献社会之人才。因此,德性教化与培育是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学校教育中的各种课程都内在地含有德性教化的内容,而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课程在提升人的德性方面具有独特的方法与意义。

二、触动心灵是德性教化的前提


(未完,全文共4585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