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民族音乐教育建立“文化自信”思考

摘要。当代世界的多元文化趋势是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建立民族音乐的“文化自信”,也是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伟大考验。本文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概况,探讨当今时代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如何建立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自信”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文化自信;音乐观念

20世纪后半叶至今,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人类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步进入信息时代。音乐作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在各个领域的联系也愈加密切,从而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并朝着多元文化的趋势发展。习近平主席说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2]。

一、当代中国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明的充裕必然导致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资源多元化,知识传播媒介多样化,学习方式多元化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教育迎来了一个发展新时代。面对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为中国民族音乐提供了一个走向世界的舞台,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音乐教育在其中必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机遇。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拉近了全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距离,在中国,即使从未走出国门,也能足不出户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音乐文化。当文化冲破国界、民族、地域的限制,逐渐朝着文化大融合的方向发展,多元文化的理念由此而生,这是一个顺应时代的文化发展趋势[3]。

1.知识资源多元化。中国拥有五千多年来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样,民族音乐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史,辽阔的国土疆域,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造就了种类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中国同世界经济文化往来的丝绸之路,众多外来乐器以及音乐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且“入乡随俗”,在与中国音乐文化相互碰撞交流的过程中被本土化,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部分[4]。自周代礼乐制度以来,音乐教育开始被国家所重视,“礼乐”成为“士”及以上就阶层的必修课,新文化运动以来,音乐成为全民的必修课。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式与内容决定了教育对象在音乐上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发达的互联网,便捷的信息传播,可以作为我们发展和传播优秀民族音乐的重要武器。知识资源的共享对于国内音乐教育而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不同地区受各种条件限制无法良好地落实课堂音乐教育目标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一系列电化教学手段,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自由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我们有幸接触到来自世界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人民也能通过互联网接触和了解到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一点很好的降低了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难度和成本。我们可以将本民族优秀的传统乐器,记谱法,律学体系,音乐思想和音乐作品,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引入世界文化潮流中[5]。


(未完,全文共5998字,当前显示14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