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供需下的职校产学研合作探析

一、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供需网特性

鉴于高职院校的特点,相比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不仅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虽然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正从初级发展步入高级阶段,但目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含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不紧密,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这三个方面导致的产学研合作被动局面,供需网模式不仅综合了共建模式的优势,也能够突破局限有效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在供需网环境下,高职院校产学研的合作要素也被称之为供需网节点,其内涵趋于多样化,它可以是单个学校,也可以是由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已形成的产学研联盟或合作子网,其中任何一个节点可能是需求方,同时也可能是供应方。其供需流除了物流、资金流之外,更强调技术、人才、管理理念、信息等供需流的存在,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真正实现1+1>2的集成功能。通常高职院校与某个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时间较长,合作内容、合作形式较固定,以供应链等联盟结构存在,然而以核心创新主体为依托的供应链组织结构呈现出的合约性、有限功能性、链式结构、静态稳定性、半开放性等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传统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的局限性,而科技创新供需网模式正好可以克服上述这些局限性。在开放的供需网环境下,其节点间的信息可以通过人才流、技术流、知识流等供需流的交互作用得到充分地分享和交换,以实际需求寻找合作节点。

二、基于供需网模式的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角色活动模型


(未完,全文共2238字,当前显示7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