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争议

一、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争议

人们对“指标”的兴趣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指标最初多运用于经济和财政领域,随着对指标开发研究的深入以及受质量理论和管理运动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领域对指标运用的兴趣得到了快速增长。从教育评价学的观点来看,“指标是指具体的、行为化的、可测量或可观察的评价内容,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用具体的项目反映抽象的内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回答了“职业教育质量应评价什么”的问题,它是教育评价的依据。关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学界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

(一)学生(职场)能力说: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就是学生的能力或职场能力评价正如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europeancenterofthedevelopmentofvocationaltraining,cede-fop)指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评价由过去重视投入(input)和过程(process)因素到目前越来越重视产出(output)和结果(outcomes)的评价。毫无疑问,学生是教育的一大直接产出。陈宇(2011)认为,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毕业生最终在职场上获得成功,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职场能力又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职业核心能力、通用管理能力和通用生产能力。与此类似,肖化移(2004)也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采用职业标准而非如普通教育的学术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是能力标准。”并进一步指出,“不同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方法,就会导致不同的质量标准制定的模式”。


(未完,全文共6778字,当前显示6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