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当前图书出口中存在的缺陷诠释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图书出口已逐步纳入对外贸易的轨道。以前,图书作为一种对外宣传的工具,基本上是以赠送的形式输出国外,至今,我国图书出口的数量仍然较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我国图书出口的现状,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当前我国图书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计划经济的垄断不能适应海外市场的需要。我国图书出口以中央公司为主,中央的三大图书进出口公司(中图、国图、版图)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各省市除上海鹤立鸡群外,其余大都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然而这三大主要进出口公司又不能真正代表中国图书出口的全貌,它们也是以外购为主,备货为辅,这就给对外宣传造成很多不便。

第二,我国图书出口的品种不多,主要是可供出口的外文版图书不多,只限在中文图书,其实海外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学、少儿,尤其是学术性、研究性较高的古籍图书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受文字的限制,所以可订图书很少

第三,我国图书销售对象以华人、华侨为主,无论是我们的客户还是客户销售的顾客,几乎全是清一色的黑头发、黄皮肤。没有真正将图书辐射到老外这一顾客群里,浸透到外国人中。

第四,我国图书出口的贸易方式以赊账为主,这种贸易方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事实上等于是代销。客户在规定的时间内销售情况好,就按期付货款;如果销售情况不好,就会拖延付款期,如果有一定数量的图书销售不出去,就会千方百计要求降价,或者退货,更有甚者干脆赖账不付,所以这种贸易方式是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出口的扩大。

第五,国外经营我国图书的客商普遍规模较小,尤其是欧洲大都为附带经营,有的则在小超市中放一二只书架。笔者曾到过法国、匈牙利等国作过实地考察,情况基本如此,而且书架上放的是杂志多于图书,港台书刊多于大陆书刊。

第六,在信息化的时代里,我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反应不够快,尽管实行52了电脑化管理,上了互联网,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整体,不能快速、全面、准确提供有效信息,以满足海外读者的需要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国的图书出口工作,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举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现状,不要说再迸一步扩大有难度,恐怕连现状都难以维持。下面笔者就此状况提出几点对策:


(未完,全文共2789字,当前显示9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