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诠释中观层面农业科技改革

1.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概述

1.1中观层面的界定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宏观经济是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微观经济是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而中观经济则是指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那一区间的经济,具体地说,也就是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的经济。

1.2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内涵

从系统层次关系上来看,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宏观的一个局部,相对微观层面则是全局,这一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决策从属于国家宏观农业科技创新职能与政策的控制,而对其下属众多的部门与企业具有全局导向作用,因此,在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纵向链条上,它是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和中端调控系统,发挥着中间联系与协调的作用,一方面它必须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政策、方法、法规等信息来调整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另一方面又要输入区内外的农业科技创新信息以激活其自身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由区县、地市农业科教创新机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农业科技管理机构以及农业创新实践机构所组成的有机创新体系,其中农业科教创新机构是基础和动力源泉,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是桥梁和纽带,农业科技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和政策支持。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架构

与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不同,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包含实践部分。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由农业科教创新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农业科技管理系统和农业创新实践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循环系统。

在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农业科教创新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农业科技管理系统和农业创新实践系统四部分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1.3.1农业科教创新系统

农业科教创新系统主要包括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等。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是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更新、开发大量的农业知识和技术。

1.3.2农业科技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农业企业等。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环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还与市场和农户紧密联系,能够较好的吸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有效地传递给市场和农户,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速度。

1.3.3农业创新实践系统

农民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实践者,是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对象。一方面农民将接收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田间地头,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农民在实践过程中改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逐步反馈到农业科教创新机构,促进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再更新。

1.3.4农业科技管理系统

农业科技管理系统是由区县、地市政府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支持系统,各级政府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软硬件支持。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从农业科教创新系统流向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再流向农业科技实践系统的过程,可以从任何一个步骤出发形成回路。


(未完,全文共4255字,当前显示13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