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业信息化创建问题及策略思索

简介王晓丹(1978-),女,吉林舒兰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村信息化。1995年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的建立,拉开了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帷幕。随后建立的第1个国家级的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第1个农业科技多媒体研究中心[1]等,加快了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农业,依靠信息网络和数字化进行农业经营管理,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计算机市场和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而农业信息化建设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关键手段,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迫切的任务,也是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一步;是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1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农业信息化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调整转型时期,城乡差距的显著性导致农村在经济、教育、医疗等诸多方面发展滞后。农业信息化通过互联网推动生产基地与宾馆饭店、学校、社区及大中型企业产销对接,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以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为手段,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远程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农村医疗信息系统,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尽快解决农民“求医难”问题。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可逐步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利保障。

1.2农业信息化是加速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

农业信息化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从动植物所处环境到饲料的喂养情况、从动植物的疫病预警到农产品的质量监管、从农产品的市场分析预测到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等都需要信息化手段给予辅助。现代化农业需要信息化技术作为保证,需要农业从生产、经营到管理多个环节、多个系统的对接与融合,有效地整合和强化农机、农业用水、气象、农资、物流等信息,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先进思想。

1.3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社会化服务链初步形成的重要途径

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节。在产前,以信息化手段提供优良种子、农药、化肥的供应,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产中,信息化方式推动农业技术在推广机构、农民、各层服务单位的传播,农业资源环境监测,生产过程的疫病防控监管服务,气象、用水、植保、农机组织的专业服务,保证农业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安全;在产后,农产品的流通、促销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保证农产品的收购、贮运和上市营销等环节的畅通。农业信息化促进了社会化服务链条的基本形成,为整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支持。

2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未完,全文共5255字,当前显示14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