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探讨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企事业单位管理效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由单位主体责任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共同实施,涉及到事业单位每一位员工,建立起的一套统一的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对各项业务全面控制,确保经济业务顺利进行,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确保企业资产安全,确保会计信息记录真实、完整,可靠,促进企事业单位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不断提升,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建立高质量的内控体系有利于提升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助于加强防范管控制风险能力。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作用重大,对事业单位管理中具有同样重大意义。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产物,不以营利为目的,宗旨是为社会服务,其资金来源多为财政拨款,我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于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事业单位经济来源目前已呈多元化,但国家拨款在经费来源中仍占较大比重。货币资金是事业单位日常经济活动物质经济资源的重要形式,一切事业活动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因此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改革现已进入攻坚和深水区,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完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建立完整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及流程,对关键业务,关键风险点实行监管,才能合理保证国有资产完整,内控体系健全有效实施。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主要形式有现金、银行存款。货币资金具有较高活跃性,存在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控制风险也比较高。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对单位内部控制给予足够重视,相关的制度建设更是缺失,或者制度已形成制度框架,却没有严格执行,使制度成为摆设,严重阻碍了日常资金管理工作,漏洞百出。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开始逐渐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仍有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单位负责人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认为制度是上级管理下级的制度,“一支笔”现象广泛存在;印章支票由一人管理;“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超标准公务接待、公款旅游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普遍存在,都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发展,对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安全性产生极大威胁。
(二)预算控制意识不强
(未完,全文共3352字,当前显示9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