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地勘单位内部审计技巧与方法

1内部审计具有高风险、高难度和挑战性

1.1高风险

(1)职业风险。以职业判断和执业能力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的风险。一方面,如果通过其他途径被发现、被证明该单位曾经被审计过的经济事项存在经济问题,反过来,将对参与审计的人员的个人能力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审计报告应以何种方式适当披露,需要认真考虑。(2)政策风险。对政策的把握、理解和运用不同,可能会因人、因事产生不同的结果与后果。行业的特殊性、经济业务的复杂性、政策选择的多样性,难免导致审计人员形成不同的职业判断,得出不同的审计结论,造成不同的政策风险。(3)滞后风险。总体上说,相对于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来说,审计总是在经济业务结束或即将结束一段时间后才进行审计。滞后的审计必然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的经济问题并不完全了解和掌握,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多不知情的问题和风险。

1.2高难度

(1)身份的局限性:内部审计无非区分为主管部门的部门审计和单位自身的内部审计。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同样存在滞后审计风险,存在对被审计单位某些具体经济业务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的局限性;而单位自身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身份过于倚重单位,个人利益和单位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关,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审计,存在畏惧心理。(2)计划的局限性:部分审计事项是需要主管领导安排的,不是审计部门可以自行安排的。什么时间审计,审计什么样的内容,对哪些单位进行审计,审计部门是有局限性的。(3)审计目的的局限性:内部审计以服务为主,也要对单位的经济管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各个方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于是否违反国家和地方财经纪律,是否有偷漏税问题,关注较少,或者不便于公开在审计报告中。而且由于行业不同,对政策的掌握与理解不同,对某些政策风险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1.3挑战性

相比而言,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身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和各自审计的目的和重点,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优与劣之分。内部审计的存在和发展当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内部审计在整个审计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相反,经济生活发展到今天,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求审计人员既要充分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发现问题,还要比较客观公正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单位各级领导要对内容审计工作予以理解、信任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当单位内部的审计人员发现问题、做出审计结论时,主管领导应积极支持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要求被审计对象认真整改,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内部审计重要的经济监督和内部管理职能作用。

2审前应了解和掌握的重点审计资料


(未完,全文共4346字,当前显示11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