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医疗机构内部审计初探

2006年,卫生部发布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或所属单位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并提出内部审计工作全面履职的10项工作要求,强调医院内部审计在加强监督检查、健全内部控制、提高医院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医院内审工作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医疗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医院对内审工作重视度不够,难以有效发挥的内审职能。其次,内审资源投入不足,尤其体现在人力资源上,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公立医疗机构事业单位的性质,又给内审人员的补给带来了天然的屏障,导致高素质内审人员欠缺,也不能充分调动内审人员积极性。再次,很多医院的内审难以完全履职,或和财务等部门存在职能混淆、交叉、留白等情况,内审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内部审计多处于事后监督阶段,往往在问题发生之后,才想到让内审部门参与,没有发挥审计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不能“防患于未然”。可见医疗机构内审工作开展情况与国家和卫计委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2信息化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启示

2010年,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审计的出路关键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第十九条提出了“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包含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审计信息化技术运用、创新电子审计技术、推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性审计等四层意思。可见,信息化是未来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方向,也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革命,在审计对象、审计工具、审计线索、审计介质与审计结果等方面跟传统的审计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在信息化形势下,给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给目前状况下内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如何在信息化形势下,有效开展医疗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履行医疗机构内部审计职能,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对此谈几点看法。

2.1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机制


(未完,全文共3401字,当前显示8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