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审计监督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依法治国是基本国策,审计监督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机构成,是保证我国法律体系合理有序的重要基础。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在审计监督的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健全国家审计监督法律的路径选择,旨在为我国审计事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审计监督的发展。

[关键词]国家治理;审计监督;法律问题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并且能有效的揭示体制、政策的存在问题与矛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我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行政型审计体制,为切实推动审计体制建设,保证审计工作权威性,大力推行基于行政性审计的监督体系。我国的审计工作由审计署负责,它是审计工作的最高领导者,其为国务院下属机关,各级政府根据其本身的责任范围开展审计工作[1]。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是良好的互动关系,国家审计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由国家治理规定。并且,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不仅是国家审计的理论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础。国家治理状况,政府的工作情况以及政府部门运行模式等都受到国家审计的监督,构建完善国家审计监督的法律体系将会有助于构建国家治理框架。

1我国国家审计监督法律的现状

我国的审计监督基本形成了“四个内容,三个层次”的法律体系框架,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审计组织法、审计实体法、审计程序法和审计责任四个方面,从法律层面看主要包括审计、行政和规章制度方面的法律规范。我国的法律制度具有三个独特的特征,首先具有审计职能的政府机关人员才能成为国家审计监督主体,因此主体具有特定性;其次,行使审计监督权必须要遵守法律法规,在权利范围之内实施,因此具有法定性;最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国家审计的前提和基石,可以通过“委托或授权”产生审计监督法律关系。自1982年开始,我国的审计监督法律体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宪法》为基础,以保障国家审计的法律地位;《审计法》为核心,以具体规定国家审计的内容;并与《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条文、规章相配套,进一步细化《审计法》的一整套审计法律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家治理视域下我国现行审计监督法律存在的问题

为了释放审计部门的活力,体现出审计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应严格恪守法律制度,即便我国在审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配套法律也日益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监督法律在面对新情况,新常态的经济下,不断有新的问题暴露出来。

2.1缺乏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公平与客观的前提,没有独立性,就会使审计监督缺乏权威性,目前我国审计独立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1审计权限方面的独立性。虽然在《审计法》中对审计权限做了许多规定,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漏洞[3]。特别是审计人员具有报送资料的权利,在这方面审计法律有明确的限制规定,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资料内容可能会泄露出去,法律规定在这一方面仍未空白,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易使资料被人用作非法用途,令审计单位遭受损失,影响我国审计的权威性。同时,我国的法律没有对被审计单位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只是规定他们有义务配合审计及提供资料,但是对不配合者和拒绝审计的单位并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给审计人员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对于处罚,审计人员只能按照经验或者是领导的决策进行,没有法律作为保证。审计权限规定的不完善,使审计独立性降低,不利于依法审计。


(未完,全文共4624字,当前显示14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