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特色小镇建设经营模式研究

小城镇是城乡发展的重要纽带,建设发展好小城镇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特色小镇建设正是关键着力点。自2014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两批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各地关于特色小镇的经营有诸多探索和实践,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经营模式尚不完善:部分特色小镇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未能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参与进来,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而研究特色小镇的经营模式,再推而广之,是又好又快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关于特色小镇的研究甚多,但与经营模式相关的研究较少。齐拴禄等(2018)认为,特色小镇的运营来自于其运营理念的转变。一是运营主体的转变,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二是运营客体的转变,从土地为重转变为产业为重;三是收益模式的转变,从土地收益转变为综合收益。在商业模式上,特色小镇收益主要来自于土地收益、房产二级开发、城镇建设、产业项目与产业链整合等几个方面。宋家宁等(2016)认为应该依托资本对特色小镇进行整体运营。通过引入第三方主体形成一体化的运营平台,结合不同专业机构的优势,从战略规划层面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打造。一方面,采取ppp运营模式,以企业为主导形成相关引导基金、引入相关政策资金,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另一方面,联合规划设计、产业运营商、建设运营商形成联合体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从建设、运营、管理等全流程进行特色小镇打造。当前我国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谢海生等(2018)总结了新时代特色小镇的成功要素,成功的特色小镇普遍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本文在理论研究和案例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经营模式的内容包括界定参与主体,归纳经营内容,梳理典型模式,分析收益来源和判断发展趋势五部分。

1界定参与主体

特色小镇是聚合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的空间与平台,政府资源利用小镇这个特有的空间载体与市场资源实现充分的协同合作。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参与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和居民。

1.1政府对于政府来说,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它能有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政府的主要工作有:制定城镇发展规划,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提供各项公共服务等。结合市场规律和政府工作特点,开展经营工作,形成有效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运作架构。在特色产业的培育上:一方面,做好产业定位,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确定主导产业,通过配备合理的产业链,与其它产业形成有机联动;另一方面,引导构建适宜的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其他产业”的发展合力。此外,政府还需做好公共工程建设工作,给予扶持政策,加强公共营销,提供各种优质的公共服务。


(未完,全文共7078字,当前显示11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