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余秋雨表达的是对王道士深深的恨,而我,从中看到的是当时中国的弱。

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瑰宝莫高窟由一个做了道士的农民王圆箓掌管。可是,这个王道士却嫌壁画太暗,将它用石灰刷白;他又砸碎古朴的中座雕塑,重新堆塑上几个怪里怪气的塑像;他还将发掘出的文物送往京城的各个官员家中。当那些为敦煌文物慕名而来的外国冒险者想用大量的金钱换取它们时,王道士竟然也只收取极少的货物,甚至还会把文物主动送给这些外国人。

看完这个故事时,我真恨这个王道士,他就是个卖国贼,可是再仔细想想,又觉得他很可怜。王道士是个没有文化的农民,那时候的农民根本吃不饱饭,可以赚到点零碎银子是很不容易的,更别说接受教育了。当时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些文物有多么珍贵,即使王道士他知道,但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他也一定会把文物卖掉的,因为他要吃饭,要活下去。毕竟,像朱自清那样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有气节的人是少数。而涂墙砸像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王道士个人的审美观与敦煌壁画完全不和造成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民都读不起书,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他不知道这些壁画也是一种美,这些文物有多么的珍贵。

王道士不是可恨,是愚昧,是可悲。可恨的是当时中国是个弱国。弱国,国民吃不饱穿不暖;而强国,国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弱国的大部分人上不了学,而强国,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教育;弱国,就是内部人心涣散,而强国,则是所有人团结一心。王道士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未完,全文共2516字,当前显示6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