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心得体会
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心得体会
2017年,实现66万人脱贫;40个贫困县,建200余万亩杂粮示范基地;社会兜底脱贫,大病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万元;贫困地区建5条国家高速公路,新建朔州机场……4月19日,《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出台,到2020年,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到2020年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为当前最急迫的第一民生工程。在所剩不到4年的时间里,我们必须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近30年来,经过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累计减少7亿多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国家扶贫标准持续提高至接近国际贫困标准线。扶贫模式也由过去单纯救济的输血式扶贫,完成了向注重开发的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可以说,当下的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但鉴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依然是贫困人口数量众多、贫困状况严峻,对待脱贫开发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在我省,119个县市区中,尚有58个县是贫困县,接近总数的一半,农村贫困人口达到232万人。这块硬骨头要怎么啃。攻坚拔寨要怎么完成。《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给出了令人信心笃定的答案。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工作的五个一批的基本路径,我省出台的脱贫攻坚规划,总体思路与路径都一目了然:精准培训促进就业,支持带动30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帮助4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实施生态补偿,使生态特别重要和生态脆弱区内的4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步脱贫,是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不仅如此,在更加细化的政策措施上,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到大项目下的诸多子项目的实施推进,我省的规划都十分完备,亮点多多。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精准。在规划给出的措施到位精准、项目安排精准的基础上,尤其需要注意资金使用的精准。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体制上,既要防止遍撒胡椒面用手榴弹炸跳蚤的效率低下和不合理,更须严把扶贫资金的跑冒滴漏关,严惩挤占挪用、人为截留,以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未完,全文共3238字,当前显示100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