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一、湖南高职教育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

1.为“两型”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据统计,2012年湖南省的67所高职学院,共招生12.6万人,在校生41.8万人,毕业生13.5万人,高职院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均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就是为社会提供成千上万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1]。湖南省高职教育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办学宗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区域分布等方面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对接,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007—2012年,全省高职院校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毕业生77.3万人,其中省内就业超过50%。2012年,全省高职院校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4.99%,铁道、交通、工业等类型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这些活跃在省内外生产、服务一线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2.形成了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近年来,根据“两型”社会建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的迫切需求,湖南对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共新增高职专业点375个,调减403个。目前全省高职院校开设的高职专业种类包括18个专业大类、414个专业,专业布点达1754(见表1),基本覆盖了湖南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岗位与工种。与此同时,重点对接湖南机械、石化、食品、有色、轻工、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八大千亿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信息产业、航天航空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加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精品专业建设,着力培育湖南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品牌,推动职业院校从“对接行业”“服务行业”向“提升行业”“引领行业”发展。

3.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007年以来,湖南省立项建设42所省级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83个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目前,全省在建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9所、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校57所、项目专业117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45个。依托这些基地,2007年以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人才培训、企业转岗人员培训、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完成社会培训2314万人次,为湖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逐步发展成为当地开展行业培训服务、社区培训服务、“三农”培训服务的重要基地。


(未完,全文共4011字,当前显示10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