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诠释

关键词:农村消费;制约因素;对策;消费环境

摘要:消费规模偏小、消费层次偏低、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是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基本特征。要实现农村消费的有效开拓,要做到以下几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以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拓展流通体系,并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有效配合,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一、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现状

(一)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但消费规模偏小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长,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县及县以下农村消费零售总额为34752.8亿元,是1997年的2.72倍,但是消费规模依然偏小,与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相比,其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30%-40%之间,也就是说,全国超过3/4的农村居民消费了不到2/5的商品。此外,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比较低。从绝对量上看,2008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仪为3730元,比城镇居民少支出9789元,仅相当于1994年城镇居民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14年以上。从相对量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1989年,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2.7:1,2008年,这一比重扩大到3.6:1。

(二)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消费层次偏低

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己由1997的55.1%下降到2008年的43.7%,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标准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与城镇居民相比,消费层次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结构以高热量谷物为主。二是农村居民的衣着支出偏低。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211.8元,不到城镇居民的20%;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三是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偏低。2008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99.2台,是城镇居民的74.6%;拥有洗衣机45.9台,还不到城镇居民的八成;而家用电脑更是无法与城镇相比,农村拥有5.4台,远远低于城镇的59.3台。

(三)消费倾向不断下降

自1997年以来,农村平均消费倾向开始以较大幅度下降,从1996年的0.816下降到0.774之后,每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均低于0.8,在0.6-0.8范围之内,年均值为0.75。近年来,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影响下,新代的农村青年逐步向城市转移,而留守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以妇女居多,整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较弱,加之农村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缺陷以及和市场波动风险,特别是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预期弱化,更是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

二、农村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强


(未完,全文共3875字,当前显示11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