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略论核不扩散机制为何如此受伤

摘要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核心的核不扩散机制自诞生以来,经过几十年发展,一方面它对抑制核武器扩散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际社会对该机制的认知程度也日益提升;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它又不断遭受来自各方面的“伤害”。究其原因,一方面核不扩散机制本身存在缺陷,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与美苏在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双重角色有重要关系。

关键词核不扩散机制核军备控制谈判核大国

一、美苏在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主要是随着美苏核军备控制谈判的进行而不断向前推进的,因此通过分析美苏在核军备控制谈判过程中所处的历史背景,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便可清晰地看出美苏在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当然这也是核不扩散机制为何“如此受伤”的根源所在。

(一)试探性交锋阶段(1945-1949年)

这一时期,美国独家垄断着核武器,苏联力图打破美国的核垄断。美苏虽尚未开始正式的核军控谈判,但在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范围内进行了第一次交锋。双方争论的焦点是:第一,关于禁止和销毁原子武器的问题。第二,关于核查问题。美国要求对各国原子能的研究进行有损国家主权的核查,苏联则反对美国以国际监督为借口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第三,关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原子能管制问题上是否拥有否决权的问题。由于美苏对以上问题的观点尖锐对立,会谈毫无进展,苏联1949年初退出原子能委员会。同年8月,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①。

(二)争取核均势阶段(1950-1959年)

这一时期,美苏的核军控谈判仍然在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内进行,美国力求通过核军控谈判维持美苏核力量的不平衡关系,苏联则企图通过核军控谈判来削弱美国的核优势。双方争论的焦点:第一,关于全面彻底裁军问题。苏联于1955年5月10日提出一项分两阶段裁减常规军备和先禁止试验、使用,再彻底销毁核武器的新裁军方案。美国在拒绝了此方案之后,提出了一项建立在“肯定会被苏联拒绝”基础上的“开放天空”的建议。第二,关于禁止和试验的问题。从1954年到1956年苏联四次提出禁止核试验的建议。1956年夏,美国表示愿意进行禁止核试验谈判,但要求对禁止核试验进行国际监督。苏联表示不同意,要求“立即无条件停止核试验”美苏两国当时都主要从宣传的角度提出建议以获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而实际上谁都不想真正停止核试验。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不可能就核军控问题达成任何协议。

(三)部分核军控阶段(1959-1969)

50年代末起,美苏都开始准备和部署洲际导弹,从而都具备了对另一方国土进行核攻击的能力,双方在核武器问题上相互威慑、互为人质的关系逐渐形成。美国此时开始改变它那不可一世的核讹诈态度,以“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这一时期国际关系中还出现了三个新的变化因素。第一,中苏关系开始迅速恶化。其次,美苏关系有所缓和。第三,美苏在防止中国等国成为核国家等问题上找到了某些共同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1963年7月25日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核不扩散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终于也在1965年第22局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美苏于《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开放签字的当日签署了该条约②。

(四)限制核武器数量的阶段(1969年-80年代中期)


(未完,全文共4253字,当前显示13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