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

内容提要。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新世纪、党的建设、创新

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纪,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希望与困难同在的世纪。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肩负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等三项任务。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完成新世纪的三项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腾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在于把党建设好,而把党建设好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量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没人创新能力的政党,最终要被时代所淘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在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创新,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同样需要创新。创新是新世纪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一、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

创新不是随心所欲,更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过程和思维过程,是一种自觉的理智行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不断创新的丰硕成果和生动体现,是党的建设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实现的,都是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的。因此,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我们正在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的新实践新发展,着眼于对党建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形成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未完,全文共6127字,当前显示9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