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向度
【正文】
[中图分类号]c912;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20(2000)06-0068-07
一
在1873年之前尤其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结构分析是以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国——英国作为典型进行的,在揭示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国社会结构的同时,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阐明了一般社会结构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指明了社会结构变迁导致的现代化的一般社会发展过程,主要论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因素及其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这是马克思依据事物发展的典型形态对社会结构进行的分析和把握,可以将之称为对社会结构进行的“人体解剖”。尽管如此,它仍具有一般的社会结构理论的意义,这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具有的现代性、先进性和典型性等特点决定的。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由于其社会结构的内在矛盾运动所展示出来的社会发展过程,对于广大的东方非资本主义的农业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普遍的意义。
但是,“人体解剖”并不能完全代替“猴体解剖”。在对待东方社会、农业国的社会发展问题上,我们还必须进行“猴体解剖”,即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东方社会、农业社会的发展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对东方社会、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正反效应有充分的估计。其实,即使在进行典型的“人体解剖”的时候,马克思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但是,决不是像那些抹杀一切历史差别、把一切社会形式都看成资产阶级社会形式的经济学家所理解的那样”[1]。但是,由于实证材料的缺乏,马克思将“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地域性的概念上升为具有普遍性的人类社会的原生形态的位置,将东方社会的农业村社和史前社会的原始公社混淆了。
1873年以后,马克思借助于文化人类学和东方学等实证科学的成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将两种不同类型的公社区分开来,将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对照起来进行研究,突出强调了非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由此展示出了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民族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可能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晚年从发生学意义上进行的这些工作,就是对社会结构进行的“猴体解剖”。因此,只有将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发展进程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
二
马克思是从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对立统一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发展问题的,将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源于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要求人们从社会结构的建构、重组和解构的冲突与融合中来推进现代化和社会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是由一系列的因素组成的整体——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的社会系统的组成、结合方式,就是所谓的社会结构。一般来讲,社会结构指的就是社会系统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关系的总和,其核心的问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构成的网络系统。具体来说,这种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的关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就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的社会。
(未完,全文共8547字,当前显示13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