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以来的社会模式选择
客观的讲,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差距,社会还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心存怀疑。社会主义能成功吗。回顾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社会发展,分析、比较各种社会发展模式,有助于我们获得科学的答案。
一、马克思对新社会的设想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针对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提出的,通过分析当时的社会问题,探讨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概括起来说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激烈的阶级对抗,看到了劳动人民悲惨的命运,但是共产主义并非从感情出发得出来的结论,而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规律上。恩格斯认为,消灭剥削必需建立在生产力的一定阶段上,他说:“当一种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下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欢迎这种生产方式。”这一点,我们从私营企业招工时的热闹场面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人们关注的是工资的多少,而不是受剥削的程度。当资本主义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无法人为地消灭,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出现了,对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破坏。而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决定力量,在马克思看来,你可以压迫劳动人民,但不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否则,掌握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和国家就可以消灭你。由此,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马克思认为,消灭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搞计划经济,对社会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计划经济有两个前提,一是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公有制,只要生产资料由私人所有,这种社会计划就是不可能的;二是计划能力,没有有效的计划能力,对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就只能是盲目计划,不但不能节约生产要素,反而会造成巨大浪费,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计划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针对资本主义激烈的阶级矛盾,马恩提出了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实行按需分配。按劳分配有两个基本模式,一是按劳动的投入分配,一是按劳动的效果分配。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应以按效分配为主,必竟与劳动劳动相比,劳动成果更为重要,劳动投入越少,劳动成果越大越好,生产力水平就越高。按劳分配还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通过把个人利益和劳动的成果挂起钩来调动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个人主义的表现,是无剥削的个人主义,在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达的阶段必需如此。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比是一大进步,它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是劳动者而不是资本家。
在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思想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主义,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表现为道德的败坏。在马恩看来,与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相适应,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必须转变成集体主义,强调人们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情况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未完,全文共11406字,当前显示12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