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制度创新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之路

近代以来,通过国家的现代化来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人孜孜追求的梦想,但中国真正开始步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则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始的。中国共产党所以能超越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的努力而使中国的现代化由梦想变成现实,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国向现代化目标迈进时,能够根据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在合理的制度体系中得到健康的地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创新开辟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现实道路

所谓现代化的命题,无非包含着三个方面。现代化前提、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目标。迄今为止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已经表明,现代化进程的真正开始并不在于现代化本身,而首先在于创造一种良好的、稳定的、持久的、以适宜于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体系为核心的现代化条件。在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正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创新解决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这一基本前提问题,才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得以从不断的失败漩涡中跳出来,开辟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自鸦片战争以后,面对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严峻挑战,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民族复兴运动,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从洪仁干到洋务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的仁人志士历尽艰难探索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然而他们的努力却迭遇挫折,他们都没有能够为中国找到一条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为什么中国几代人艰苦寻觅,却不得现代化其门而入。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在承接前人的努力继续奋斗时,不断地在思索着这个问题。幸运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历程时,有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全新方法论指导,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以一种对旧制度的批判态度和对新制度的创新理念,重新审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终于找出了在此之前中国各种现代化运动屡屡失败的根源在于所有这些运动最终都未能彻底超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体系,并最终为这种制度体系所扼杀。太平天国运动试图走出一条“小农经济,平均地权”的农民革命之路,但其在本质上未能突破封建主义的制度体系,其最终结果除了失败无非就是实现封建主义制度体系的新循环,根本不能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洋务运动希望能在维持封建主义制度体系的同时,实现物质技术层面的现代化,然而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共同架构并为其利益服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体系,却象泰山压顶那样摧毁了近代工业化的幼苗。戊戌维新运动幻想在不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体系的前提下,通过平缓渐进地推进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而走出一条与旧制度体系不发生剧烈冲突的改良主义的现代化之路,最终被这种制度体系所扼杀。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虽然已经认识到需要打破旧的制度体系才能引领中国走入现代化,但是他们既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彻底摧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体系,而他们所引入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并不适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因此,他们的努力在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光芒一现之后仍然在旧的制度体系下归于失败。从本质上讲,中国共产党之前的所有力求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步力量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现代化的真正危机并不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本身,而是自始至终都将扼制现代化咽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体系。


(未完,全文共11549字,当前显示13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