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创建思考
一、传媒“碎片化”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碎片化”概念及传媒“碎片化”的特征。“碎片化”(fragmentation)于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它被定义为一个过程,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或零块,从完整演绎为破碎的现象。“后现代”是与“现代”的断裂和折裂,更多强调的是对现代的否定,是一种认知的扬弃,它肢解或消解了“现代”的一些确凿无疑的特征。[1]在这个背景下,不同领域的规范与传统在“碎片化”过程中慢慢被否定或对原有规范与传统的新生态进行不断补充。传媒“碎片化”是一个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并对其现代性进行反思、断裂的渐进过程,它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改变着今天的话语环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内蕴着愈演愈烈的趋势。[2]在传媒“碎片化”环境下,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权威和影响力在下降,而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发展迅速并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优势在当代大学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传媒“碎片化”环境下伴随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新媒介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由于话语表达口语化、话语主题广泛化、话语结构引导化,呈现出“话语模式”碎片化;二是由于传播主体变化多、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传播周期短,呈现出“传播模式”碎片化。
(未完,全文共3278字,当前显示5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