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创新

【摘要】文章在论述了“全面从严治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性,进而提出了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创新: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理论创新

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进行了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实践。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结合,着力夯实全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创了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

全面从严治党是2014年习近平在江苏调研中首次提出的,并且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列,形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它内涵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从内容上看,全面从严治党意味着要不留死角,表现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主要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全面”为基础,以“从严”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并把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形成共同推进党的建设的合力。从实施形势上看,全面从严治党不但强调责任主体,同时也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它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每个党员都不能置身事外,因此要一定要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1]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还提出了“两个责任”的部署,明确指出党委要负主体责任,纪委要负监督责任,共同推进和落实管党治党的责任。从执行力度上看,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是空前的。不但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又要求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两学一做”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党中央从严从实的执政风格,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十九大以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目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二、实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性


(未完,全文共3258字,当前显示9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