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黑龙江工业史三次投资分析

1引言

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是近代中国进入工业化比较早的地区之一,其近现代工业建设历程丰富,成果显著,为国家迅速工业化奠定了基础。黑龙江工业史上的大规模投资开发,有三个历史时期。

2中东铁路的修建与旗地开禁的民族资本投资

20世纪以前,黑龙江地区尚被清政府视为满族龙兴之地,没有开禁,有的只是规模较小的农产品初级加工的旧式作坊,1897年中东铁路动工修建,至1903年建成通车,带来俄罗斯与中国关内人口流入。“中东铁路修筑过程中,曾雇佣20万—30万来自华北地区农户充当苦力。仅中东铁路沿线附属地的建筑工人在1900年已达6.5万人,随着铁路和城市建设高潮到来,建筑民工多达17万人。”[1]1904年,清政府在黑龙江地区全面开禁,招垦移民。其间中原灾荒,人口流入,据清政府1898年测绘完成的《黑龙江舆图》记载,人口约2000人,到1922年,哈尔滨人口已达38万人。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移民潮的涌入、交通发展与消费能力的增加促成了外资与民资投建的新式工厂和工坊的发展,包含了酿酒、制糖、卷烟、油坊、面粉食品加工、亚麻纺织等工坊,形成了黑龙江近代工业基础,其中榨油、制粉和酿酒构成了三大农产品加工产业。“日俄战争以前,俄国的在华投资5亿多卢布,75%集中在哈尔滨。道胜银行随中东铁路工程队来到哈尔滨,控制金融信贷。据统计,哈尔滨铁路附属地内各种企业1967家,规模较大的几乎均为俄国企业。”[2]移民带来资本主要集中在食品工业,尤其制粉业发展迅猛,生产能力曾居全国第二位。但受到外资兼并收购竞争等影响,随着日本势力的不断渗透,奉系官僚资本、其他民资等又受到日资的垄断和盘剥,至伪满以前,开始走下坡路。总的来说,第一,除车辆厂、船厂、运输类工业和电力、能源产业以外,食品是最主要的,基本没有重化工业。第二,受东北地区消费、移民、战争等因素影响,投资带来的新式工坊不仅仅在规模上有所扩张,更主要在工艺设备、技术和组织上是具有近代工业的雏形的。第三,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政策成为这一时期工业投资的主要拉动力。形成黑龙江工业史上的的第一轮开发热潮。

3伪满时期的工业


(未完,全文共2756字,当前显示8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