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民族特色村保护思考
一、达斡尔族试点村现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主要围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民居保护、特色文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这四个方面开展。在全国保护与建设达斡尔族特色试点村共有7个,这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试点村有4个,分别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镇阿尔拉村、腾克镇腾克村、阿荣旗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满都村;黑龙江省共有3个,分别是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赛镇哈拉新村、富裕县塔哈乡东塔哈村、富拉尔基区长青乡库勒村。民族村是民族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时空聚落,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民族文化的原生地。达斡尔族长期居住在嫩江两岸的广袤土地上,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许多村,建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达斡尔族建筑,多种生产方式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村保留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但这些村经济发展较滞后,有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传统民居保护、文化保护工作不容乐观。
(一)经济发展落后,有部分贫困人口。选择试点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村落;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村落。“特色产业培育”是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达斡尔族试点村都以农业为主,虽如今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较高,但受人均耕地面积少,种植品种单一,耕种期短,种植技术含量低,农产品收购不稳定,没有形成农产品产销体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靠种地生活的农民收入并不高。据我们调查,腾克村是尼尔基水库移民村,部分农民的耕地由于修建尼尔基水库被淹没,部分农民已经失去了耕地,耕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的生存面临了困境,靠民政、扶贫救济的人口占移民人口的40%,还有一定程度的贫困人口,要靠低保金维持生活。有必要借助保护与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的机遇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民“脱贫”,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传统达斡尔族民居被毁,保护面临困境。全国7个保护与建设达斡尔族试点村历史悠久、达斡尔族人口聚居密集,曾经都居住在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1998年发洪水时哈拉村被洪水淹没,由全国政协捐助重建了哈拉新村;2005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实施“三少”民族危房和草皮房改造工程,改造了阿尔拉村的83栋达斡尔族危草房,全旗共改造达斡尔族危房和草皮房屋4200栋;[3]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共有13个达斡尔族村移民,[4]腾克村是其中的一个村,由于洪水、移民、危房改造等原因哈拉新村、腾克、阿尔拉这三个村的达斡尔族具有传统特色的民居全部被毁,在村落中已经没有传统达斡尔族房屋的痕迹,这对于保护特色民居带来了难度。为了保护达斡尔族传统民居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镇政府在腾克村恢复重建了具有达斡尔族特色的传统民居,达斡尔族民居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达斡尔族传统民居现如今屈指可数,保护传统民居面临困境。
(未完,全文共3724字,当前显示11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