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院落空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1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概述
1.1成都平原地区概况。成都平原又称天府平原、川西坝子、盆西平原等,广义的成都平原总面积达到23×104km2,包括了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乐山市在内的五市29个县。从地理方位上来说成都平原是被龙泉山、邛崃山和龙门山三山所围合而成的,由江油和乐山五通桥南北围合,由三个大的冲积平原构成,分别是北部的处于绵阳、安县和江油之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岷江和沱江所成冲积平原,南部的大渡河和青衣江冲积平原。成都平原物产丰饶、经济发达,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这里淳朴的民风和优越的条件使得宗氏文化和建筑物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保护。本文以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成都平原自身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民居院落空间的历史文化源流和发展、布局类型特点和产生的氛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能够为填补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空间研究的空缺,也为四川地区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1.2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空间基本形态构成和地方特色。
1.2.1平面布局。在成都平原地区,一般大的民居院落中轴线上有三四进甚至五六进院落。这样的排列有一定的秩序,从头道龙门进二道龙门,然后是下厅、正厅、祖堂,之后是后房和花园,有些会在正厅后再连接一个小的两坡屋顶做抱厦,使屋面发生变化也可以起多种用途。另外一些辅助空间如男女花厅等都可以设在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在这样平原式民居院落民居中,体现了对称平衡、内外区分和井然有序的家族结构,这使人在建筑中体现长幼尊卑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这样的住宅形式与中国人伦理观念契合的同时也表达中国人中正平和变通有序的处事风格[1]。当然也有不按这样的秩序来排列的,这也正是民居不拘一格引人入胜的地方,如位于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场口的刘氏庄园,在平面布局上不拘章法,与传统的四平八稳的建筑平面布局大不相同。
1.2.2成都平原民居院落特色。
1.2.2.1因地制宜。成都民居多因地制宜,重视环境,巧妙的利用地形与周围相协调。民居多就地取材,砖、石、木、竹等当地特色用材被灵活的运用在建筑中。民居多用悬山式建筑,为了遮阳和避雨出檐多深远,同时轻巧的外廊穿插内外,造型轻盈空透,色彩朴质素雅,家家户户绿林环绕,人们在这里怡然自得、闲适恬静的生活。
1.2.2.2内外穿透,隔而不断。成都平原地区民居大院一般在中轴线上摆放重要的功能房间,如门厅、堂屋等,在左右跨院和偏轴上放置卧室厨房、书房、庭院等,形成左中右三个轴线。更大规模的大院还会在主建筑群的后方安排大面积的后花园、作坊等,层层叠叠。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一般四合院在布置上要考虑长幼尊卑和主仆分别,但同时院内通过天井、敞口及外廊将宅院空间联系起来。
1.2.3风水文化。风水观念体现了传统院落民居的文化思想,这一点在成都平原地区民居院落中也有体现。旧时建房先要让风水先生相地、择期等,这里面的规矩很多。传统的风水概念在中国的营造思想里一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起源于古人对自然和宇宙万物的朴素观察和感悟,是想要寻求人和自然和谐统一而形成的一种理论[2]。
(未完,全文共4194字,当前显示12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