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政府干预改革供暖机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中国供暖体制的历史变迁;当前中国供暖体制的主要问题;改革供暖体制,如何发挥好政府管制的作用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国际能源价格高擎,国内煤电价格亦扶摇直上、中国的福利供暖制度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住房制度改革使得福利供暖体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相矛盾、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引入竞争机制,深化供暖企业改革,实行城镇供暖特许经营制度、转变定价主体,由政府主导定价转为市场形成价格、政府间接调控、建立低收入者供暖保障制度、完善供暖体制改革配套措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等,具体请详见。

国际能源价格高擎,国内煤电价格亦扶摇直上。原材料、劳动力等各项成本的上升,对企业的经营获利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而持续上升的cpi也让老百姓的荷包明显吃紧。作为计划经济遗留的最后一块“蛋糕”--供暖,成为改革的难点和焦点,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既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平稳运行,又能实现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是目前亟须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中国供暖体制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福利供暖制度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参照当时苏联的模式,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供暖体系。从那时起,如同住房等其他社会福利一样,供暖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事业,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国内能源短缺,供暖体制改革逐渐提上日程。在国家城市集中供暖产业政策指导下,通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城市集中供暖有了比较快的发展,但由于体制原因,供暖一直实行福利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公用事业行业提出了转变经营机制的要求,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指导意见和标准规范,国内一些城市相继进行了供暖体制改革的试点。2005年建设部等八部委(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暖体制改革的意见》(建城[2005]220号),就完善供暖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进供暖商品化、货币化提出指导性意见。标志着中国的供暖体制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

二、当前中国供暖体制的主要问题

(一)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未完,全文共3621字,当前显示8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