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建立生态税收体制若干思考

一、生态环境问题介绍

随着沙尘暴、海啸的频繁显现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终于使人类一步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全球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对税收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越加重视。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中就指出,“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税收政策,研究制定鼓励低油耗、小排量车辆的财税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指出,“抓好资源节约工作,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总之,税收的理论发展和现阶段循环经济的提出,为把生态观念融入财税政策,建立我国生态税收框架的构想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二、国际生态税收实践

在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下,各个国家都在为实现特定的生态环保目标,按照生态学观点和精神,开征生态税收,构建税收制度,设计税制要素,借助税收手段调节纳税人相应行为,筹集生态环保资金,解决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自然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并积极参与解决生态危机,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我国可以从发达国家实施的生态税收政策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适当地开征新税种

生态税收是出于保护环境,防止自然资源枯竭,促进再生,保持生态平衡,而对破坏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生态平衡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征收相应数量的税收,或运用其他税收手段来达到改善生态目的的一种经济政策行为。就德国而言,针对性地开征《废水税法》税种,其高效、涉及面广的特点使它一出台便迅速渗透到德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德国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从而,可以看出独特的生态税种的确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此,应该在原来的单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税种尽快转移到以促进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税种,针对不同的情况开征合理、有效的税种。

(二)协调所得税与生态税

过去,我国往往是大量地提高了对劳动和所得征税,保持对资本征税的同时,却允许大量的污染和资源消耗不被课税,使原税制未反映商品和劳务的环境成本,抬高了没有污染行为的价格,对污染行为则保持低价格,其结果是鼓励耗费资源。因此,应该实施通过生态税负转移扭转这种趋势,即在提高生态税收水平的同时,降低所得税的水平。

(三)实行区域性和全国性对策

生态问题既包括地区性的问题,也包括跨区性的、全国性的问题,甚至还有国际性的问题。但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目的和征收条件方面的不同,而且地方政府还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二者应该是各有分工。荷兰生态税收征收的高效率在于征收生态税收的政府级次有了划分,以及税务部门和各环境、资源部门的协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生态税收必须在更广泛的制度和结构意义上去设计,以便决定哪一层次的政府或税务机关能最好地控制生态资源。

(四)提高环保和纳税意识


(未完,全文共4164字,当前显示13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