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一、前一阶段国企改革进程的简要分析

我国国企改革是从1979年春天开始的。在过去的20年中,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1979年春-1984年10月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因为改革的主战场在农村,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搞"扩权"试点。(2)1984年10月-1991年底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按"两权分离"的思路来进行改革,即国家掌握国企所有权,企业拥有经营权,所谓搞活企业,也主要是搞"经营权革命",具体方式如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资产经营责任制诸如此类。这些改革没有触及企业制度和更大范围的国有经济问题。(3)以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这一年秋天召开的十四大为标志,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由80年代扩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型改革上升到制度创新型改革,同时,也开始触及整个国有经济的布局问题。

十四大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国企改革处于第三阶段的上升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组建企业集团和放活小企业方面有一定进展

此期间,国家从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角度,努力抓好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大型企业,包括根据需要组建企业集团。列入国家试点的企业集团达120家。至于全国各地成立的冠以"企业集团"名号的经济联合体则有数千家。这几年,对企业集团的认识实际上有起伏:"十五大"前后,组建企业集团引起全社会重视,以至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亚洲经济危机后,鉴于韩国某些大企业集团破产以及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教训,企业集团一度被淡化;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出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的考虑,企业集团又开始升温。就组建方式来说,在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出现盲目求大求快以及搞行政性的"拉郎配"等做法,通过及时调整已经得到纠正,现正在稳步发展。

与组建企业集团相比,"放活"小企业的步伐更快一些。在这项变革中,地方政府和企业表现了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各地通过兼并、股份合作制以及出售等方式,来放开国有小企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之后,按照"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在国有小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放开转制形式的多样化和股份合作制的股权结构多样化方面进展比较明显。县属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较大。据笔者到几个县调研,进展快的县企业改制达2/3或2/3以上,进展一般的县企业改制也接近1/3。尽管个别地方曾有过偏差,有些企业还存在着改制"夹生饭"现象,但总的来说,方向是正确的,效果也是显著的,1是符合十五大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战略重组的大趋势的。

(二)"优化资本结构"力度加大

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入手来"优化资本结构"。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将18个优化资本结构的城市增加到50个;1997年,又增加到111个试点城市,其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全国一半。同时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围绕国有企业兼并、破产,银行核销呆帐准备金逐年增加。1996年安排200亿元,1997年增加到300亿元,1998年增加到400亿元。企业破产也有所进展。据北京思源兼并与破产事务所根据法院宣布的破产公告所作的统计,1996、1997年破产案件分别为6222件和4526件,其中国有企业占六成左右。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多兼并,少破产",但实践表明这一思路未必正确,该破产还是要坚决破产。2同时实践表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已不符合改革形势的要求,需要修订。


(未完,全文共10955字,当前显示14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