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剖析高校教育人性化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人性化的错位,没有意识到只有建立在人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朝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实现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是要建立人性化的德育机制,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培育良好的文化环境。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自身发展的呼唤,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育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通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进入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受教育者思想意识的转变,思维模式的更新,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能在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健康心理水平、健全人格塑造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保持和发扬其优势作用,就必须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引入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人性化表示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向合乎人性要求的性质或状态的转变,就是以人为中心,依据人性发展的需要,以人性的和谐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发展过程。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人性化”育人理念,就是要把人性的要求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目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中去。它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把调动人的的主观能动性放在首位,以促进人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为特定目标,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将大学生放在主人公的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唤醒大学生身上特有的青春蓬勃的活力,真正体现出当代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的时代信息。

实行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更体现出亲和力,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合适的位置,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创造良好的人性化学习环境。此外,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挥洒青春、放飞梦想的神奇殿堂,可以打破传统陈旧的教育模式,体贴并理解学生的各种追求,使教育落到实处。

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度只重视国家主流意识的“瀑布式”灌输,而忽视了通过个体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喷泉式”交互探求来培养“价值共识”和一致目标趋向,把受教育者当做是被动的接受物,而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变成了课堂的奴隶,思维僵化、缺乏自主思维的习惯和独立人格,以致丧失了自我。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人性化”意识


(未完,全文共3939字,当前显示10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