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共危机的社会保障政策干预研究

摘要:通过对社会保障政策与公共危机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梳理和分析,文章指出了社会保障政策在公共危机中所面临的预防效果以及实施干预的障碍,提出公共危机中促进社会保障政策有效干预的三项建议:加速传统价值理念的转变,明确政府的干预职责,赋予政策干预的权利。以此试图寻找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措施,提升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水平。

关键词:公共危机;社会保障;政策干预

一、引言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引起了媒体相继报道和网友激烈评论,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上的政策变迁,因此,我国政府公布和施行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003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给中国带来深远影响。就一定层面而言,其对患者、医务人员来说是一种灾难,对整个社会是一场危机。非典不仅引起政府对公共卫生的重视,也成为推动政府反思医疗卫生发展,撬动新医改的标志性事件。近几年网络新闻中“无人抚养的老人状告子女”、“老人自杀”等尴尬现象不断涌现,折射出家庭的养老危机。我国政府也相继在2010年、2011年试点推广“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民间有个顺口溜:“小病挨,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是对目前农民工看不起病的真实描述。2012年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出台《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预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危机的出现。上述一系列由社会问题引发的公共危机,最终都是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来妥善解决的。这一系列的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危”中往往也孕育着“机”,社会保障的政策干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正是在这些现存问题和潜在危机中逐步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咱1暂。社会保障政策对公共危机采取有效的、适度的干预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抵御风险的考验,而且也是我们难得的一个发展契机,对于我国在公共危机中的科学干预管理具有促进作用。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高风险时代,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潜在危机,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干预体系,对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咱2-3暂。

二、社会保障政策干预公共危机的效果

社会保障制度是衡量各国社会稳定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公共危机的处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相关的政策干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社会保障权益可以缓解和预防公共危机的产生社会中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自然灾害、就医难、就业难、养老难、住房贵等都会引发人类的生存危机,如果这些危机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它们就会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我国历史上的诸次农民起义以及国外举行的一些大罢工,大部分是由生存危机引发的。危机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往往会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但这些问题最终解决的结果大都是上述诉求者以社会保障权益的获取而告终。这表明社会保障制度能够起到缓解公共危机和预防公共危机的重要作用。国家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社会成员持续地提供经济上的基本支撑,能让那些面临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暂时从生存危机中解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生存危机而引发的非理性行为;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成员持续地提供心理上的安全保障,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在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生存满意度。总体来说,社会保障可以起到缓解、预防社会风险的重要作用,被世界誉为“社会稳定器冶咱4-5暂。


(未完,全文共6333字,当前显示13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