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诠释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是当今时代给我们提出的现实课题与客观要求。对此,首先应明确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基本着眼点,其次要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的道德理念,如公平和正义、权利和个性、和谐和共生、科学和文明等。同时还要以这些核心理念为基本要求,大力拓展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视野及主要内容。

关键词: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理念

道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同样,作为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本质体现的道德准则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随之改变,我们己经不能完全用传统的道德准则来评判人们的行为了,而需要形成种种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因此,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是时代发展给我们提出的现实课题与客观要求。

一、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着眼点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构建应当把握四个着眼点。一是着眼于“中国”,要正确处理道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是着眼于“当代”,要正确处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三是着眼于“基本”,要正确处理公共生活和各种不同领域道德要求的关系;四是着眼于“多数人”,要正确处理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的关系

道德必然反映人们的价值诉求,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必须倡导或反对的价值要求。道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前者适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一切阶级,是人们普遍的道德价值要求,如:善、公正、诚实、自尊、谦虚等等。后者则与之相反,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在不同时代,往往奉行不同的乃至相反的道德规范。例如,在大多数国家,妇女都可以露出面孔,而应该遮住乳房和臀部,可是,在非洲的许多地区,妇女却应该裸露乳房和臀部。而在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中,妇女应该遮住全身,等等。m这就是道德的差异性,特殊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道德规范与准则除了遵循道德的普遍性之外,还应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要求。

道德准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人们树立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提出了现实课题。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独立和平等竞争,这对人们的道德价值标准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形成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发扬科学民主精神等新的价值观。其二,高新科技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道德领域,带来了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对人伦关系冲击的争论,“安乐死”是否合乎道德,等等。其三,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展望,又是对人们道德价值的内在诉求,它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


(未完,全文共4219字,当前显示12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