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研究
摘要。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本文以黑龙江省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总结出黑龙江省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存在着救助范围窄、救助水平低、救助内容重治轻防、救助程序复杂等问题,从而提出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提高医疗救助标准、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医疗救助内容向门诊和疾病预防拓展等完善对策。
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创新
为了进一步解决贫困问题,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国家开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医疗卫生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效防止和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严重,尤其是对于那些经济能力较差的贫困农民来说,任何一种突发性疾病、慢性病或重特大疾病,都可能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了贯彻实施我国精准扶贫战略,针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制度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经济基础较差、贫困人口较多的农村。
一、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的必要性
(一)医疗救助可以切实解决病贫循环问题。经过多年扶贫工作,我国贫困人口总数逐年降低,但是仍存在着7000多万的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仍高达7.2%。因病致贫的大约占我国总体贫困人口的1/3。疾病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一个家庭中如果有长期患病或者患有大病的人口存在,那么这个家庭就非常容易陷入贫困。他们无力承担超出经济能力之外的医疗费用,这也就造成病贫交加的恶性循环。贫困人口对于医疗救助需求很大,因为医疗救助使贫困群体既可以享受医疗服务,又能够降低其生活上的经济压力,防止病贫恶性循环情况发生。
(二)医疗救助可以弥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足。我国在广大农村地区都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项制度为生存在农村地区的人口提供了有效的医疗保障。当老百姓因患病支出医疗费用时,给予医疗费用的报销,降低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然而,新农合保障力度十分不足,患病人口经新农合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之后,其自负部分的医疗费用对他们来说仍无力支付。我国出台的医疗救助制度在新农合补助的基础上,对报销后的剩余部分进行救助,这就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三)医疗救助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医疗救助有效地降低了农村贫困人民的医疗费用,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医疗救助的实施在缓解农村贫困人民的医疗费用压力的同时还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起到了完善作用。疾病是导致贫困的最重要原因,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五保户,他们没有经济来源,只能依靠政府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当这部分人患病后,医疗救助可以确保其得到有效救治。因此,我国的医疗救助提高了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使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二、黑龙江省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3582字,当前显示11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