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探究我国商行的分类管理形式特征

摘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其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将各种分散的风险联系起来,充分认识各种风险的特质,以便对各种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提出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按引发风险的直接原因,将商业银行风险分为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客体风险。在这种框架之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对风险进行管理。

关键词:风险分类;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客体风险;风险管理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商业银行需要对其面临风险的来源、性质、演化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认识。其中,对各种风险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将零散的各种风险联系起来,认识其中的主要矛盾。一种恰当的分类可以充分认识风险的特质,以便对各种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同对风险的认识一样,风险的分类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风险分类标准的不断更新,这种更新是由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风险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决定的。有别于传统的风险分类,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一、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

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一方面来自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主观因素以及与银行发生业务关系的企业和公众的客观因素。因此,按照引发银行风险的直接原因,本文把银行风险划分为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和客体风险。

(一)环境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经济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国家经济金融政策风险、经济体制风险、货币风险、行政干预风险、金融法律法规风险、利率风险、国际收支风险、社会信用环境风险和银行间竞争风险等。

(二)主体风险

主体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它主要包括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三)客体风险

商业银行的客体风险是指由于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以及与商业银行有直接业务联系的企业、部门或个人由于自身的风险而给银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它主要包括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借款企业的经营效益、借款企业所处行业风险、借款人保证风险、借款企业资本状况风险和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等因素。

二、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新的风险分类为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风险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使我们能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一)环境风险管理现状

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反映着经济周期的特定发展阶段,不断影响各种企业的经营环境。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下面的特点: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开始影响本国经济,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加入wto五年过渡期很快就要过去,国际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金融风险的产生条件、形成机理和表现特征将更加复杂,有可能由内生转变为一种内外互动条件下的高成长性风险。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产权制度、企业经营体制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企业生命周期、发展前景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由于市场调节功能还不充分,经济发展的粗放式特征比较突出,国民经济结构的不科学、不合理,部分行业发展不规范、不健康,投资的快速增长与低水平重复建设并行发展。从2003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钢铁、水泥、铝业、房地产行业的明显过热,其中银行贷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投资过热常常伴随着信贷过热,而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大量的信贷投放往往就要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未完,全文共5623字,当前显示14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