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共艺术在乡村复兴的触媒效应

一、乡村复兴的解读

在历史上,乡村一直是中国传统经济的来源和根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原点和载体。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乡村建设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当下,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经济发展遭遇瓶颈、传统文化传承困难的情况下,乡村建设终于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进而形成新时期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无论是前些年的新农村建设还是如今的美丽乡村建设,它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让中国广大的乡村得到复兴。放眼全球,“乡村复兴”其实早就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它源起于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速发展所导致的乡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而产生。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调整阶段,乡村复兴越发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乡村复兴是一个多维的概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乡村复兴的理解也是参差不齐和各有侧重的。具体而言,就是对待乡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和民主制度建设等问题上,不同的阶段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撇开这些差异,完整意义上的“乡村复兴”应该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就是能够在乡村内部取得经济、文化、民主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繁荣与进步。其次,乡村的发展不应该失去自身的价值判断,它与城市的发展是一种平等互补、互相支持的关系。乡村复兴应该走一条不同于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可以肯定的是,在当下快速的城市化背景下,建设拥有良好的乡土文化传承、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自治有序的和谐乡村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二、原本属于城市的公共艺术

恢复乡村的活力、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常规的途径无非以下几点: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手工业生产或是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与推广,再有就是依靠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开发休闲旅游观光产业等,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作为改善地区面貌、推动地方再造有效途径的公共艺术,一直以来它的能量被局限于城市之中,因此公共艺术还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城市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之所以成为城市公共艺术,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首先,公共艺术最早起源于美国,它的产生与当年波普文化在美国的风起云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波普文化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都市大众文化与商业文化,它是孕育美国公共艺术生长的温床。因此我们可以说公共艺术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的身上就带有与生俱来的都市文化的印记。其次,公共艺术是面向大众的,它需要有更多的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来,与之形成交流和互动。相比农村的地广人稀,城市拥有更为密集的人口,因此看上去城市空间才是公共艺术天然的舞台。最后的一点也是最关键的,公共艺术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与支持。不同的国家,公共艺术的资金来源也会有所不同。它们要么来自于政府,要么来自于国家艺术基金或艺术“百分比”程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地处偏远的广大农村地区,有的连基础设施建设都尚未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获得公共艺术的建设资金支持无异于天方夜谭。正是由于以上三点原因,一直以来公共艺术只能止步于城市空间,进而成为一种城市的专属文化。鉴于以上原因,之前几乎不会有人想到把公共艺术带入到乡村,用艺术激发乡村内部活力进而推动乡村发展,更别说把这近似于乌托邦式的理想真正付之于实践。然而时代在发展,特别是当工业化和城市化急剧扩张带来的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弊端被社会逐渐认清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们重新开始寻找乡土的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的格局逐渐开始发生改变。打破城市的藩篱,进入广阔的乡野,公共艺术在新时期创造了更大的表演舞台。


(未完,全文共8342字,当前显示14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