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小麦冻害防御措施

1小麦冻害类型

小麦遭受冻害的外因是越冬条件不利,内因是本身抗寒能力差,按小麦冻害发生的时期和特点可分为4个类型。

1.1初冬温度骤降型

小麦越冬初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小麦的幼苗未经过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突遇日平均气温骤降10℃以上,最低气温低于-10℃以下的天气时,一些苗质弱、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缺墒的麦田叶片迅速青枯,早播旺苗可冻伤幼穗生长锥。

1.2冬季长寒型或越冬交替冻融型

小麦越冬期间(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冬季持续低温并多次出现强寒流或越冬期间因天气反常造成冻融交替而致使小麦受灾。该型有2种情况,一是由于长期受严寒天气的影响而导致的小麦地上部严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二是进入越冬期的麦苗因受气温回升的影响其生长锥萌动,而萌动后的麦苗因抗寒力下降,此时如遇降温则极易造成冻害、死苗。

1.3早春温度骤降型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返青后麦苗植株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如遇寒流侵袭则造成死苗。

1.4春末晚霜型

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间(3月下旬至4月中旬),该期间的小麦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若遇气温突然下降极易形成霜冻。

2淮北地区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2.1气候因素

近年来的暖冬现象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2.2品种因素

由于近几年的暖冬,许多农民选用了一些春性强筋优质小麦如郑麦9023、豫表34等,这些小麦品种在生产上表现优异但是其抗寒能力却较差,为此也增加了发生冻害的风险。

2.3播种因素

淮北地区小麦的适时播种日期在10月中旬,而这时往往会出现连阴雨或干旱天气,为了能使小麦种下地,农民很难做到适时播种。如早播将造成麦苗前期旺长,特别是种一些春性、弱春性品种播种偏早,且播量不减,使小麦的出苗情况普遍较好,造成麦苗旺长。

2.4耕作因素


(未完,全文共2823字,当前显示8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