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国内证券市场管理的政策失误

我国证券系统腐败严重,与政府政策的失败是分不开的。导致我国证券系统政策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形态的刚性

意识形态指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套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负面作用:一是意识形态具有过滤器的作用,妨碍了真实信息的传达;二是过于坚持的信仰会影响对实际问题的了解,造成认知失去协调,从而使信念和实际现状产生强烈的冲突。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必须是计划经济,必须是公有制占主体,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管理必须深入到微观层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完全不同的经济管理制度。

在这种意识形态下,本来应该实行的。些符合国际证券市场惯例的治理理念和原则,却因加上了意识形态的标签,而导致政策的失败。比如,证券市场本应是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但我们的政策排斥和限制非国有与国有控股企业的上市,再加上对上市额度的限制,使我们的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相对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再如,我们原来错误的坚信社会主义经济就应是国家对所有企业的控股,以致在企业上市前的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为确保国家的控股地位,仅仅分拆出1/3的股份进入市场流通,而占2/3份额的国有股却是不上市流通的,这就形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畸形股份制企业。既然在证券市场上无法实现完整的产权交易,那么证券市场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即使在当时有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有正确的意见,但也不敢冒意识形态的政治风险而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这一问题不解决,我国证券市场就无法与国际接轨,证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是,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已积累了3万多亿左右的市值,而市场的流通股仅有l亿多的市值,国有股怎么流通的了。从2001年6月份开始,仅仅实行新股发行10%的国有股减持,股票a股指数就从2240点一路跌到l0月份的1514点,吓得国家赶快紧急叫了暂停。这种由于意识形态的刚性所造成的国有股非流通问题,成了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痛。

二、认知的局限性


(未完,全文共8282字,当前显示8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