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记录以及心得体会
感受清华领略风采心灵升华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总结发展经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三个转变”,走集中发展道路的战略。为促进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借用好清华大学丰富的高层次人才培训经验和强大的人才资源整合能力,搭建起清华大学与我市在高级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平台,建立我市与清华大学多种形式、多个层次、多个方位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6月初我市杜梓市长代表市委亲自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订了高层次人才培训项目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10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我市决定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协议培训合作项目中的“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项目,一行110人赴清华大学,带着组织的期望和自己求知的欲望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高级研修班学习。清华大学作为全国知名学府,令无数学子心驰神往,此次短暂的学习经历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少时的清华向往。
一、初识清华
清华园位于京西北,北四环路与圆明园路交汇处,向南步行10分钟,是全国另一知名学府北京大学;向西步行15分钟,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历史记载,明朝时这一带是一片园林区,清华园原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在校园路上,粗览校园环境,绿树成荫,草坪如毯,花香阵阵。清华校园以清华园为主体,西部还有近春园,这次学习的住宿之所便是清华接待服务中心紫荆公寓。漫步近春园遗址,假山叠嶂,树木葱茏,沟渠纵横,座座石桥架于水面之上,桥面与水面离得很近。若是仲夏初秋季节,定会亲身领略到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美景。园子中心广场四周的树丛竹影中,散落着孔子和吴晗先生的塑像。在清华主校门(东门)外的绿地正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卧壁,正面是毛主席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背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校训源自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的一次演讲,他引用《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清华学子树立“完整人格”,后被定为校训,成为清华之精神所在。
二、清华生活
(未完,全文共5057字,当前显示8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