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扫雷英雄杜富国先进事迹材料宣传

在今天这个看似和平的年代,其实很多地方都处于危险状态,只是有我国军人给我们守着那一份危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为我们撑下一片和平的天空,你知道哪些先进事迹。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

滇南边陲,林海苍郁。11月16日,中越边境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一场已扫雷场移交仪式即将举行。

2018年11月16日,中越边境云南段已扫雷场移交仪式上,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官兵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手拉着手徒步验收已扫雷场。

54岁的猛硐乡乡民盘金良,赶了8公里山路早早地来到这里。自家的草果地就在这片雷区,扫雷官兵在此作业时,他时常过来默默地守在雷场边。在地里劳作时,盘金良曾经两次触雷,前一次炸掉了右腿,后一次炸掉了左腿。早已习惯了假肢的他,如今走路还是离不开拐杖。

真是恨透了地雷,这么多年来,他从不允许子女踏入这片耕地。可这次,他背来了自己的小孙子,一同见证。

大风罕见地吹开了山上时常光顾的重重大雾,移交仪式上,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的数十名官兵,一边高唱军歌,一边手牵着手蹚过雷场,用这种特殊的徒步检验方式向老百姓证明,他们走过的每寸土地都是安全的。这也标志着中越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云南段任务圆满结束。

2018年11月16日,中越边境云南段已扫雷场移交仪式上,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官兵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手拉着手徒步验收已扫雷场。

歌声在林间回荡,可队伍中,却少了一个身影……

10月11日下午,中士杜富国在雷场作业时让战友退后,独自处置不明爆炸物,突遇爆炸,下意识地向身后战友那一侧倒去,英勇负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荣立一等功。

杜富国与战友一起祭奠革命先烈时,向革命烈士行军礼。

战争虽已远去,但在祖国千里边防线上遗留的地雷等爆炸物多达130多万枚。随处可见的骷髅头雷区警示牌,是当地百姓的梦魇。

可自打三年前扫雷队入驻,这里就再也没有群众被炸死炸伤。谁都没有想到,这回血洒雷场的竟然是扫雷战士。

(一)

深秋的南疆边地,潮湿中带有一丝凉意。老山西侧的坝子雷场沉寂肃静,却凶险涌动。曾经被鲜血染红的阵地,而今早已没有战火的纷飞,但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斗。

这天中午,炊事班在山脚下做好了午饭,打饭端菜前,担任当天小值日的杜富国还专门到小溪旁摘了些折耳根,并加以佐料,给战友们添了个小菜。

下午时分,浓雾弥漫,排雷战士们从身下的泥土里细细找寻雷弹的踪迹。经过30多年的雨水冲刷,爆炸物与植物根系交织缠绕,性能极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

杜富国与战友一起在某雷场进行人工搜排作业。手持探雷器的是杜富国。

杜富国和与他同年入伍的战士艾岩,在同一个作业组。在接近坡顶的土地上,杜富国发现了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爆炸物,经初步判断,这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并且根据以往经验,下面很可能埋着一个雷窝。

你退后,让我来。在接到分队长张波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命令后,杜富国以作业组长的身份命令艾岩向后退。

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意外发生了。

背后轰的一声巨响,刚刚转身走了三四步的艾岩下意识地扭过头来,只见红色火光腾地而起,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被掀翻的头盔向山下滚去,面部和耳部一阵剧烈的疼痛,瞬间好像什么都听不到了。

艾岩整个人都呆住了,想叫人可是怎么都叫不出,双腿也像被钉住了,动弹不得。余光中,他看到杜富国面朝上躺在地上,浑身血肉模糊……


(未完,全文共6089字,当前显示143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