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调研报告

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驱动,科技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区域科教中心”的发展目标提出以后,加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正式投入运营等多重因素,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在科研平台建设、探索产学研体制机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推动学院产学研融合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开创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新局面,科研设备处对学院产学研融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主要特点、基本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院产学研融合现状及外部环境分析

近年来,汕头市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推进速度较快,特别是从201*年以来,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的全面投建,以及市委党政提出的“西部高端智慧组团”战略思路,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力度得到空前加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趋势下,产学研融合工作有所推进,特别是成立了着眼于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院级科研平台两个,以及加大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基于产业需求的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当下,学院产学研融合的外部总体环境及校内发展现状具有几个表现特点,现分析如下:

1.政府释放产学研融合政策红利,本科院校成为科技创新主要供给方

以金平区为例,近年来,金平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举措。在十多年持续开展的政产学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依托“家门口”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优势,推动西部整体智慧城区的提升。探索出“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配套区”模式,提出了“校区、园区、城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研发测试、创意设计、技术转移、孵化育成等“八个中心”。截至目前,汕头市金平区企业已与国内30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约25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奖38项,市科技奖91项。

2.学院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初显

201*年,横向科技研发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1万元,创下学院历史之最。高层次应用型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1*年院长沈民奋教授带领的团队与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五所单位合作攻关项目获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立项。青年科研团队科技研发与转化潜力深厚,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重大突破。谢志刚老师带领团队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达15项,陈壁波老师为承担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产学研合作带动专业建设。学院科研项目“重纵向、轻横向”的局面得到改善,注重成果转化的科研方向逐步形成。

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未完,全文共4324字,当前显示130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