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效益审计 为创建节约型社会服务
效益审计(performance
auditing)也称为经济效益审计、绩效审计。世界审计组织审计准则中将效益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计”,其核心是“三e”,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效益审计的概念,基于高校这个特殊的群体,提出了高校效益审计这个概念。高校的效益审计就是要由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以学校发展的效益、效率、效果为着眼点,对学校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来评价经济效益的现状和能力,揭露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效益的建议,促进高校改善管理,提高高校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高校效益审计的研究比较多,但是主要是站在外部审计的角度上,例如ping,charles
j.(1993)提出应采用六个量度来衡量高等学校的绩效,包括学生及员工需求的满足程度量度、学校总体产出量度、学校声誉及学术排位量度、学生受教育后综合能力增长量度、成本效率量度、质量控制与保证量度。banks,w.;fisher,j.;nelson,m.(1997)考察了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大学在1992-1994年期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经管责任情况,其效益审计是和年报审计结合起来的。vernon
p
dorweiler,mehenna
yakhou.(2005)提出了在高等学校等学术机构采用平衡积分卡进行效益评价的框架。
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职能和工作重心上较多的强调监督,主要的项目是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调查,在组织增加价值和改善管理方面强调不够,专门针对某项经济活动展开的效益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这些都为高校内部展开效益审计指明了方向。
二、高校开展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1.内部审计氛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进行了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营运。它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国际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视管理和效益,而高校开展效益审计正是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使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逐步与国际接轨。近年来,为在竞争中求发展,高校的经费使用效益意识不断在强化,效益审计也逐渐成为高校内部的真正需求,也是高校管理层密切关注的重要事项。
(未完,全文共3858字,当前显示11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