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无主体”主体论的最高境界

“无主体”主体论的最高境界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每个新课程的实施者对“主体”认识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效。作者通过对主体论的长期研究与实践,提出一个新的主体论――建立在人与人平等对话基础上的“无主体”。

关键词:主体;主体论;无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2-0059-02

主体问题历来是一个古今中外思想家、教育家所关注的极为重要的教育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主体论的浪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但不管怎么说,作为每个新课程的实施者,对“主体”必须有自己比较到位的理解和认识,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成效。

一、主体论的拾遗

1.“主导-主体”模式。交往活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又是教学本身的内容。教学交往中的角色扮]显得尤为重要。

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师提到了儿童心灵塑造者的位置上”即“教师中心论”,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儿童中心论”,对教学交往中的师生角色变化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人们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的内因,即生理年龄特点及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一堂堂以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质疑、师生讨论、交流、互动的课频频推出。但细细观察我们的课堂,即使是许多特级教师的“经典名课”也是学生看着老师脸色行事。学生看似一只只自由快乐的风筝,教师始终紧握风筝的线,岂能让学生“撒野”。君可见,课堂伊始,便让学生“主体”地提出本课想掌握的目标。其实,学生或许连最基本的内容还未吃透,怎能提出有价值的目标呢。偶有学生提出几个目标,又被老师置之一边,沿着“既定方针”继续前进;也有学生旁逸斜出,提出教案中未有的新问题,教者大加鼓励,只是只字不提其问题的价值,而是轻轻一拨“到课后再讨论”。“主导-主体”模式让学生成了指挥棒下的主体,但毕竟是个进步。

2.“双主体”模式。教学过程是多变的、动态的,任何教师,哪怕是特级教师也无法安排得完善无缺,只要“主导”的存在,“主体”就不能切实发挥。于是一个崭新理论――“双主体”应运而生,在肯定教师主体地位的同时,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

动的双边过程,就参与者来说,教学过程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教师,是双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则是教的对象,教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则同教学内容一样都成为学的对象、学的客体。

3.“复合主体”模式。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师、学生这两方面虽然存在认识与实践水平的差异,但都是具有认识与实践能力的人,因此都是教学主体。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各自的角色是相对独立的,而作为主体来完成教学活动则是绝对共同的,由此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统一体。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不仅是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普遍特征,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作为教学主体,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其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并不具有绝对单一和固定不变的意义。不同的条件与场合中,主体和客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甚至一身二任。

二、主体性的失落


(未完,全文共3882字,当前显示12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